1.福建疾控提醒:正值高发期!最近,甲流多次冲上了热搜
#广东已经迎来甲流新流行高峰#话题登上微博热搜第一名全国多所学校接连发生流感聚集性疫情
福建省当前也正值高发期
什么是甲流?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简称“流感”。流感病毒种类繁多,根据其基因组序列的同源性可分为甲、乙、丙三型,甲型流感病毒包括H1N1、H3N2等。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也可经口腔、鼻腔、眼睛等粘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供应紧俏,有药店涨价至百元以上流感药物奥司他韦在广东地区货源紧俏,同时存在价格大幅上涨情况。
据国家药监局,奥司他韦覆盖颗粒、胶囊、干混悬剂等剂型,中国有双鹭药业、东阳光药业、科伦药业、博瑞制药、石药集团欧意药业等多家药企获得奥司他韦生产批件,此外还有国际药企罗氏制药等获得生产批文等。
为何这么多家药企具有生产资质,奥司他韦仍然时不时面临货源紧张?
位于广州的学生家长张响(化名)表示,除了自己在外地出差,全家人包括两个小孩和老婆都已经“中招”。“我孩子的班级,3月下旬以来陆陆续续不少孩子请假,我孩子也有几天没去学校。”张响说道。
张响说,在发现孩子出现甲流症状后,他妻子便前往家附近的药店购买奥司他韦。当时药店的人就表示最近奥司他韦价格涨了不少,建议去医院开,会便宜很多。但是因为医院人多,来回开车也不划算,所以最后花128元买了奥司他韦(商品名:感力清)。
社交平台上关于奥司他韦涨价的讨论声也不少。“好后悔前段时间网上货源充足的时候没去囤,平时65元一盒的奥司他韦(可威)现在在药房卖到125元,不过附近几家医院都没货了,买到总好过买不到。”坐标广东的网友发文称。
药店称供应商拿货价翻倍,还要求“配货”对于出厂价是否上涨,东阳光药业董事会秘书回应,公司药品出厂价没有变过,不存在加价行为。同时,多家位于广州地区药店表示,零售药店不存在大幅加价行为,之所以奥司他韦的售价变高,主要原因在于从经销商处拿货成本提高。
公开资料显示,零售药店进货渠道包括供应商、分销商、生产商、电商渠道、海外采购、以及其他补充渠道等。
位于广州地区的某药店表示,涨价是因为拿货贵。“这个东西紧缺,价格是市场决定的,我们这东西现在是拿几千块别的药才配一两盒奥司他韦,‘配货’就是最近一个月才开始的,之前不需要配货。”药店工作人员强调:“所以没必要囤,越囤它越紧缺。”
该工作人员还说,有药物紧缺的时候,经销商会要求捆绑购买一些之前不好销售的药物。“我们就选一些平常会卖的药品,渠道涨价我们才会涨,都是有单有据的,现在经销商给我们的价格都翻倍了。”
福建情况怎么样?
近日
福建疾控发布文章
福建省当前正值流感高发期
↓↓↓
学校应如何预防?1.做好个人防护提倡健康生活方式。保持手卫生和咳嗽礼仪等良好卫生习惯,增强身体素质,如多吃蔬菜水果、适当锻炼等。如果感到不适或出现发热等症状,应佩戴口罩,居家休息,进行健康监测,不带病上班、上课。2.保持环境卫生做好场所卫生管理。学校应加强清洁消毒工作,对人员密集、接触频繁的场所进行定期通风、清洁消毒,例如教室、办公室、食堂、厕所等公共场所。加强对桌椅、门把手等经常被接触的物品的消毒和清洁。3.加强集体单位健康监测学校和托幼机构应加强校内晨午检和全日观察。出现流感样病例时,患者应居家休息,适时就医,减少疾病传播。如发生聚集性疫情,应配合落实各项防控措施。4.加强健康宣教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健康意识和个人卫生习惯,教育学生日常注意保持手卫生和咳嗽礼仪等良好卫生习惯,避免用手触摸眼睛、口鼻等黏膜部位,防止病毒进入体内。5.限制人员聚集可以通过减少聚集活动的规模和时间,限制人员的聚集,从而减少病毒传播的机会。例如,可以分时段安排学生的进餐和上下学时间,减少人员聚集。6.尽快接种流感疫苗接种流感疫苗是有效的预防手段。中国疾控中心监测数据显示,目前的流感疫苗和当前流行株匹配性较好,病毒抗原性、基因特性和耐药性未发生明显变异。来源
:福州
日报综合中国新闻社、福建疾控、广州日报、广州疾控i健康
2.300多家门店关闭!晋江很多人买过…
说到屈臣氏大家应该相当熟悉
屈臣氏曾是零售美妆鼻祖
几乎在每一个大型商超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但大家有没有发现
现在屈臣氏的存在感越来越弱
线下门店冷清......
一年关店300多家
一个月前(3月16日),屈臣氏母公司发布2022年财报。财报显示,屈臣氏2022年全球总营收同比下滑2%至1696.45亿港元,EBITDA(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为143.09亿港元,同比下滑11%,跌至2020年的水平。其中,屈臣氏在中国市场的营收同比下滑23%至175.79亿港元,EBITDA为10.9亿港元,下滑59%。
图片来源:长江和记财报截图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是屈臣氏中国近9年来业绩最差的一年,总营收低于2014年,并骤然停下了进入内地33年来的扩张脚步,2022年店铺数量首现负增长,共关闭343家,店铺总数跌破4000家(为3836家),平均下来,几乎每天关一家。
回顾屈臣氏的“光辉岁月”,年增300家门店的快速奔跑持续了5年(2015年到2019年),而今单店收益也在不断下滑。
甲方也“看不上”屈臣氏
1828年“小药房”屈臣氏诞生了,1981年被华人首富李嘉诚名下的和记黄埔收购后,开启了快速扩张之路。30多年间,不少红极一时的海外品牌,均借屈臣氏才得以打开国内市场。
依靠独家代理和自有商品的差异化竞争,屈臣氏曾在内地490多座城市开了超出4100家店铺。如潮水般的客流,也让“初代”店员们收益颇丰。曾在屈臣氏做了8年多的销售刘畅(化名)称:“十多年前,我一个月工资能拿到1万余元。”
“最好的时候,我们区域多家店铺的单店月销售额均超过100万元。”曾负责屈臣氏多座城市运营管理的邹瑜(化名)向记者透露,2011年前后,是屈臣氏的“黄金年代”。
“必须给我最好的位置,租金是(销售额)扣完增值税后的7个点。”邹瑜称:“我们那会的合同(入驻商超)一个字不能改,要么你签字认可,要么咱就拜拜。”
屈臣氏店铺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杜蔚 摄
曾在屈臣氏工作过两年的罗燕(化名)告诉记者,如今大部分时间到手的月均收入仅在2700元上下,“其他几个同事和我的收入差不多,我们店长每月也就4000多元。”2022年年中,她选择辞职。甲方也开始“看不上”屈臣氏。“合同一签就得8年,若按照现在屈臣氏的收入,给它我们商场一楼最好的位置,一平方米只能赚几十块,倘若租给别的商户,一平方米能赚两三百块。”在某市管理一处商场的高层吴东(化名)告诉记者。屈臣氏店铺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杜蔚 摄
正在“劝退”年轻人
在大部分70后、80后的眼中,屈臣氏曾是时尚、潮流的代表长达数十年称霸全球美妆零售业。
然而,一些95后、00后的消费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眼中的屈臣氏更像一家便利店或者生活用品集合店。
“一年多没逛屈臣氏了,以前还挺喜欢逛,品类比较全,商品还经常做促销,价格也比较划算。”来自北京的95后林雯(化名)对记者表示。当被问及现在屈臣氏为何对她失去吸引力了,林雯表示,店里卖的网上都有,价格也没有太大优势了。
记者在某点评平台注意到,不少屈臣氏门店的点评中,都出现了关于店员服务不佳、商品价格经常变动、推销现象严重的吐槽。
“留给它的时间不多了”
一家美妆品牌相关人士称,年轻人喜欢好看、高性价比的国货彩妆产品,但屈臣氏有条码费、进场费、促销推广费等门槛,还需要配上地面销售团队,这对国货彩妆来说都是挑战。
“一些年轻品牌的供应商不和屈臣氏合作。”张苏民说。在张苏民看来,调整自营品牌的占比,扩大其他品牌,是屈臣氏是否可以扭转颓势的关键。“其实屈臣氏的系统、供应链、管理标准化在目前市场仍有竞争力,如果能进行策略上和产品上的调整,我觉得还是起得[align=unset]来。但是就看这个时间有多久,超过两年就没戏了。”